咨询QQ客服:
416793032
4月份金融数据反映出了国内怎样的经济局面
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
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
1.从信贷结构看,4月人民币贷款增长主要贡献项仍然是企(事)业单位贷款。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占人民币贷款新增的95.1%。信贷需求“企业强,居民弱”现象仍然未有改变。
2.住户部门方面,数据显示,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除受季节性因素和信贷节奏调整影响外,住户贷款减少也反映出当前消费修复力度依然偏缓,居民消费心理仍较谨慎。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居民消费信心和购房意愿仍需进一步稳固。
3.4月末,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虽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但仍然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这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仍然较为有力,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没有减弱。当前M2增速仍位于近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这意味着从货币供应量角度看,金融推动经济回升力度较高。
4. 存款方面,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专家分析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居民还加大了对与黄金相关的资产配置。同时,这也与一段时间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有关。
(金融时报)
5月10日,自然阳光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净销售额为1.086亿美元,排除汇率影响后为1.13亿美元,同比增长2.4%,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为910万美元,增长了12%,毛利率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68.8%升至70.8%。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市场继续着强劲的两位数增长,中欧和东欧稳定迹象颇有代表性,数字化战略计划也开始在北美扎根。
USANA发布2023年一季度净销售额2.48亿美元,同比跌9%
USANA第一财季净销售额为2.48亿美元,虽然同比2022年第一季度的2.73亿美元下降9%,但环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2.28亿美元增长9%。亚太地区仍然是USANA的主要市场,净销售额为2亿美元,拥有38.6万名客户。其中,大中华区净销售额为1.24亿美元,环比增长5%,但同比去年Q1下降7%。美洲和欧洲的净销售额为4900万美元,环比增长9%,拥有10.5万名活跃客户。
全美世界一季度营收0.8亿元,下滑30.8%
全美世界5月9日闭市后公布首季业绩报告,受特许经营部门收入减少的影响,集团截至3月底的首季营收下滑30.8%至8000万元。集团指出,鉴于当前经济逆风影响,管理层对集团未来12个月的业务前景保持谨慎。全美世界首季净利下滑25.7%至2050万元。
爱茉莉太平洋第一季度销售额52.9亿元,下滑20%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2023年一季度销售额录得1009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91亿元),同比下滑20.1%;营业利润录得81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27亿元),同比下滑52.3%。分地区来看,韩国国内业务的销售额下跌24.6%至5522亿韩元(约合为人民币28.95亿元),营业利润下跌60.8%;海外业务的销售额下跌16.8%,营业利润下跌36.9%。在北美和EMEA地区(欧洲、中东、非洲)的销售额呈两位数上涨,但由于产品在中国的销量减少,其在亚洲地区的销售额下降了27%,这使得整体海外销售额呈两位数下滑。
康美药业一季度营收增同比增加22.5%
康美药业一季报数据显示,该公司营收为11.43亿元,同比增加22.5%,亏损5040.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11亿元)收窄。
福瑞达一季度实现营收6.49亿元,同比增长19.91%
鲁商发展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7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9亿元。旗下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19.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36.32%。
同仁堂一季报业绩同比增长30.08%
百年老字号品牌同仁堂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51.43亿元,同比增长30.08%,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30.85%,业绩持续精进。
以岭药业一季度实现营收39.35亿元,同比增长44.56%
以岭药业2023年Q1实现营收39.35亿元,同比增长44.56%;归母净利润12.03亿元,同比增长148.29%;扣非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140.5%。
好当家Q1营收同比上升6.64%
好当家2023一季报主营收入2.43亿元,同比上升6.64%;归母净利润753.11万元,同比下降15.54%;扣非净利润244.18万元,同比上升50.24%;负债率53.09%,财务费用3030.36万元,毛利率25.5%。
康恩贝一季度营业收入21.31亿元,同比增长25.27%
康恩贝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1.31亿元,同比增长25.27%;营业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123.59%;利润总额4.04亿元,同比增长119.09%。
东阿阿胶一季度归母净利2.3亿元,同比增长92%-114%
东阿阿胶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00.86%;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131.99%。
1.从目前部分上市直企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财报看,除个别企业呈现复苏迹象外,直销市场整体下滑趋势仍在持续(部分获得直销牌照的上市公司已经暂停直销市场,如康恩贝、好当家、以岭药业、东阿阿胶,其业绩不能说明直销市场情况,但能说明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外资企业高管对2023年全年营收整体看好。从营收地域分布看,亚太地区仍是全球直销业绩增长的重点区域,将关系到全年直销企业业绩营收情况。多数企业通过管控成本结构,积极开展企业转型、优化业务流程以应对业绩下滑的挑战。
2.一面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一面又面临企业转型的阵痛,直销企业业绩复苏道阻且长。直销企业未来空间有多大,短期看用户增长,中期看用户运营,远期看用户文化认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明确要求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诊疗活动,不得进行针刺、中药灌洗肠等不属于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范畴的内容,不得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等为名开展虚假宣传。规范还明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调理、健康教育等,如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调理方案,提供规范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调理服务,向服务对象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等。
1.目前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不规范不合法的现象时有出现,如一些足疗店、按摩店等宣称能够治疗脚部皮肤病或者椎间盘突出等疾病;部分养生机构的从业人员无相应专业资质,却提供针灸、灌肠等医疗服务。
2.乱象难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丰富,手段方法多样,有许多技术方法,既可用于日常的养生保健,也可用于疾病治疗,如何鉴别并无清晰界定;加之,“药食同源、药食同理”的说法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面对养生保健机构违规使用部分“药食同源”的药品,消费者往往难以抗拒。
3.中医养生保健和中医诊疗有着本质区别,前者通过养生保健方法来预防疾病,并非医疗性活动;后者则需经过专业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此次《规范》也为诊疗和保健服务划出了更为清晰的边界,强调养生保健机构不是医疗机构,以“养生保健”为名开展非法诊疗活动是不允许的,同时要求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中医药类相关专业背景等。这些规定让相关机构及从业人员清楚地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既有利于促使其合法合规经营,也为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法制日报)
世界肥胖协会发布《2023年全球肥胖地图》,2035年全球超40亿人肥胖或超重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目前,肥胖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肥胖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肥胖地图》显示,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成人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
1.依据世界肥胖联合会,肥胖将带来诸多身体及心理健康问题,社会也将因此付出巨大代价,预计到2035年,全球每年因肥胖问题支出的费用将达到约4.3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30万亿元),肥胖已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
2.健康减肥是市场主流趋势。不同于以前减肥药、减肥茶、理疗瘦身等行业的飞速膨胀,在健康观念的催化下,我国的减肥瘦身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通过运动、改善饮食结构等方式健康减肥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趋势。从炼丹炉大数据统计的销售趋势来看,运动类相关减肥产品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市场,其次则是保健食品及药品,轻食与代餐产品在近几年也呈现出了高增长的态势。
3.“躺瘦”需求依旧需求药物减肥市场。虽然健康瘦身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但运动和健康饮食执行起来需要较长的见效时间和自控力,因此减肥人群中还存在着极大一部分的“躺平”人群,他们更加倾向于通过药物干预的方式来达到减肥的目的。目前国内获批的相关药物不多,庞大的需求市场已经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